X

周瑜史料陈列馆

发布日期:2019-06-17

  周瑜墓园陈列馆位于庐江县庐城镇,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周瑜墓园建设,自1993年以来,在县委、县政府的重视下,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,在县文化主管部门的具体负责下,历时16年,投资1000多万元,于2008年9月竣工并对社会开放。三年多来,共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,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。

  周瑜(175—210),三国吴国名将。字公瑾,庐江舒县(今安徽庐江西南)人。助吴主孙策在江东创立孙氏政权。策死,与张昭同辅孙权,任前部大都督。建安十三年(公元208年),曹操率军南下,瑜与鲁肃坚决主战,并亲率吴军大破曹兵于赤壁。精音乐,当时有“曲有误,周郎顾”之语。周瑜是汉末三国时代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音乐家。在三国众多的英雄人物中,周瑜无疑是给人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,几至家喻户晓,妇孺皆知。

  周瑜于建安十五年(210)病卒巴丘(今湖南岳阳),时年36岁。“(孙)权素服举哀,感动左右。丧当还吴,又迎之芜湖。”命厚葬本乡。“本乡”指周瑜的家乡庐江郡舒县,也就是今天的庐江县。

  据宋《元丰九域志》记载:“(无为军)有周瑜冢”。《大明一统志》记载:“周瑜墓在庐江县安丰乡”。明正统七年(1422),提学御史彭勖,令知县黄金兰立碑题曰:“吴名将周公瑾之墓”。清《庐江县志》又载:“周瑜之妻小乔墓,在西门外真武观西百步,墓墩俗称瑜婆墩”。清咸丰年间,墓地被毁。民国十五年(1926)和民国三十一年(1942),周瑜墓先后进行了两次修缮。至上世纪八十年代,墓地面积仅有一亩,墓高六尺,顶端以3×6×12寸的麻布纹汉代大砖封顶,胜境仅留残迹。

  1989年春,安徽省文物事业管理局召开有关专家论证会,对湖南岳阳,江西新淦,安徽庐江、巢县、舒城、宿松等地的周瑜墓进行了全面的科学论证,取得一致意见,确认安徽省庐江县的周瑜墓为周瑜首丘之地。是年5月,周瑜墓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  1993年,县委、县政府为保护名胜古迹,弘扬民族文化,发展旅游业,决定重修周瑜墓,建设周瑜墓园。当年的8月27日,庐江县委、县政府召开了修建周瑜墓园会议。会后,县人民政府又出台了《关于修建周瑜墓园的决定》。随后成立了周瑜墓园领导组,周瑜墓园工程由文化部门负责规划、筹资。根据规划,墓园面积由原有的2000平方米,扩大为8648平方米。

  周瑜墓园工程按照总体规划、分项施工的要求,自2002年正式动工以来先后完成周瑜墓冢修建、石牌坊、阙门和石像生、文物库房和展厅、碑廊和享堂、门楼、仿古围墙、绿化等主体和附属工程。

  修建后的周瑜墓园气势恢弘、苍翠庄重。墓园门楼、影壁、阙门、石像生、享堂、碑廊、文物展厅均为仿汉风格的一组建筑群。墓冢高大,按汉代墓冢形制,建覆斗形方锥夯土墓冢。小乔胭脂井用汉砖恢复建造,除牌坊为仿清建筑外,墓园整体建筑特色为仿汉建筑。布局井然,墓园松柏掩映、芳草萋萋,呈现出一派简洁、古朴、肃穆、庄重的氛围。

  墓园注重文化特色,尤其注重对周瑜生平史料的挖掘和陈列展示。影壁正面用汉白玉制作伟人毛泽东手书苏东坡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。影壁背面由省书协副主席许云瑞书写新版《辞海》“周瑜”条目。享堂内雕刻周瑜与赤壁之战屏风,楹柱楹联由邑人孙文光教授撰文并书写。享堂南北两壁张挂四幅周瑜生平史论书法作品。碑廊东南侧由省社科联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翁飞创作、合肥雪鸿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的二十幅周瑜生平事迹影雕。碑廊西北侧将陆续陈列历代吟咏周瑜的诗词书法碑刻。牌坊上“周瑜墓园”四字由佛教界知名人士邑人净空法师书写。周瑜墓园门楼匾额“周瑜墓园”四字由北大著名教授、著名书法家吴小如先生题写。其余匾额也都请名家书写后精雕细刻。文物展厅已经完成布展设计,将陆续陈列展出我县出土的三国时期的文物和周瑜生平事迹。周瑜墓园必将以其恢弘的磅礴气势,丰富的文化内涵,使海内外游客驻足观赏,领略三国名将周瑜的千古风流。

  周瑜墓园已经成为庐江融入合肥经济圈旅游精品线路的一颗明珠,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,展示和传播深厚人文历史的一块园地,提升地方文化品味的一个亮点。周瑜墓园的建成开放,是打造“人文庐江”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举措,深受各界好评。下一步,我们将进一步丰富陈列展示内容,加强墓园的管理维护,坚持不懈地做好开放服务和宣传工作,使周瑜墓园发挥更大的文化、宣传服务功能,为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做出更大的贡献。(夏冬波、杨壁玉辑)


X

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1661号